2014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14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分数线是多少)

???

??

??

历史学考研网数十年历史实战化辅导经验 助你历史学考研一次成功?

?

数十万考研人在这里奋斗

做全国最大/升学率最高的历史学考研微平台

联系老师微信:61049244

?2014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分封制

西周时期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是在周公当政和成康时期进行的。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共分三类:一为周王的同姓 (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隶属于天子,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也实行分封制。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最重要的封国有:卫、齐、鲁、宋、燕、晋等。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2.宗法制

西周以嫡庶来划分宗族系统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 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3.三公九卿

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之下有九卿,他们的名称和职掌是: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内阁

明清政府的中枢机构。明初朱元璋废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承旨办事。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内阁,阁臣得以参与机务。至明英宗时,阁臣取得票拟之权,内阁之权日重。凡阁臣皆称辅臣,内阁票拟之权由首辅独揽,成为首辅的特权。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清代沿置。军机处成立后,实权集中到军机处,内阁徒有虚名,成为传达皇帝谕旨、公布文告的机关。

5.天演论

清代严复翻译出版的西方进化论著作。由维新派人士严复译自英国赫胥黎著《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的前两章,附有按语,表述严复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作序。1898年出版,分上下卷,共35篇。本书第一次系统地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引进中国,轰动了当时的知识界和思想界。严复通过本书的译述宣扬自强,论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念,呼唤国人从沉沦中惊醒,促进了变法图强和维新运动。

6.中体西用

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张之洞为了调和统治阶级顽固派和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将之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发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该思想得到保守派的大力支持,但遭到维新人士的反对。

7.乡村建设派

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农村出现一种以知识份子为领导的,旨在“乡村建设”的活动。1928年梁漱溟在广州提出“乡治”主张。1929年在北平接办《村治月刊》,同年在河南辉县百泉村办村治学院,1931年又在韩复榘支持下,在山东邹平县办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乡村建设》。1933年7月,召开乡村工作讨论会,推选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章元善、江恒源、许士廉六人为主席团,至此乡村建设派正式形成。该派的目的是实行“乡治”,开展中国民族自救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建立政治和教育合一的乡农学校,同时推行“新乡约”,建立“乡村自卫组织”,举办供销、信用等合作社,推行农业技术的改进措施。其基本理论是,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立”和精神上“调和持中”的社会,中国的问题只是“文化失调”,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应从乡村建设入手,然后扩及整个社会,恢复中国儒家伦理。1941年3月,乡村建设派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8.二月抗争

1967年2月前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一伙的倒行逆施进行的公开反抗和斗争。2月11日和16日,在周恩来主持的怀仁堂碰头会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围绕着“文化大革命”要不要党的领导,应不应该将老干部统统打倒,要不要稳定军队等重大问题,与张春桥一伙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会后,张春桥、姚文元、王力整理了会议记录,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在听了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的汇报后,对这些老同志深感不满。从2月25日起至3月18日,中央多次开会,江青、康生、陈伯达又在政治局生活会上,以“资产阶级复辟逆流”为 罪名,连续七次组织对他们批判和围攻,指责他们的抗争是“二月逆流”。随后,中央政治局停止了活动,中央文革小组基本上取代了中央政治局。

三、简答

1.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动荡时期,是一个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文化多元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政治方面,政权更迭频繁。东汉结束以后,先是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紧接着是西晋短暂的统一和东晋偏安一隅,东晋偏安之时,在北方出现了少数民族建立的五胡十六国,最后北魏统一了北方,北魏政权结束以后分别是北齐和北周。南方的东晋政权瓦解以后则建立起了南朝宋齐梁陈。

(2)在阶级关系和阶级结构方面,世族门阀制度于魏晋之际形成。这种制度对国家政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世族大家把持政权,阻隔了寒人进入政权的道路。后期导致了政治黑暗和政局的动荡。门阀制度的形成,是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出现了佃客、部曲制。

(3)经济方面,先后出现了屯田制、占田制和均田制,其中后两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这几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对推进经济发展起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另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4)在民族关系方面,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中原少数民族大量南迁,出现了自春秋战国后的有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从而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5)在思想文化方面,儒学独尊的局面被打破,玄学兴起,佛教、道教发展,先秦诸子学说有不同程度的“复兴”,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史学、文学、艺术、科技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1959年庐山会议及影响

(一)主要内容。1959年7-8月间的庐山会议包括两次会议。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从8月2日至16日,是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从会议内容看,又可分为前期和后期。7月2日至22日为庐山会议前期,主要是继续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从7月23日至8月16日为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错误的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会议的方向急转直下,变味进行反右倾斗争。庐山会议前期总结经验,纠正左倾错误,以及庐山会议结束时对钢煤棉粮指标的压缩,都是正确的、必要的。而庐山会议后期对彭德怀等的批判及会后在全国开展的反右倾运动,是完全错误的,是建国以来我党政治生活中的一次重大错误。

(二)影响。(1)在政治上它使中国共产党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使国家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错误的打击了一批敢于实事求是、反映实际情况、提出批评意见的同志,扩大了浮夸、说假话的不良影响,助长了毛泽东的个人专断作风和个人崇拜现象的发展。(2)在理论上,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进一步发展。(3)在经济上,打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使中国共产党内已有所克服的左倾思想和左的行动再次泛滥,并延续很长时间。

四、论述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产生和长期存在的原因,影响及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由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组成的制度,但要注意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二者之间的联系。其根本目的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

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2、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影响: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特别是在明清后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

(一)两次鸦片战争时期的西学传播。西学是指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西方社会知识等西方学术文化。鸦片战争以后,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以通商口岸为基地,进行各种西学传播活动,出版了一批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英国传教士兼医师合信的《全体新论》等5种西医著作、英国传教士蒙克利的《算法全书》、美国传教士哈巴安德的《天文问答》、合信的《天文略论》、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和中国人李善兰合译的《代微积拾级》、伟烈亚力与中国人王韬合译的《重学浅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和李善兰合译的《植物学》等,都是第一次将西方近代科学介绍进中国的著作。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西学传播。洋务运动开展以后,洋务派为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开始大量翻译刊印西方图书。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也从事西书翻译活动。同文馆共译刊西方图书200多部,内容除了有近代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地理以外,更着重于外交、世界历史和法典等。其中以美国人丁韪良所译《万国公法》、中国人杨树和张秀合译的《世界史纲》、法国人毕利干所译的《化学阐原》影响较大。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附设了翻译馆,由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主持,翻译出版西学书籍。翻译馆译刊的西书内容包括应用科学与工程技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社会科学等,其中著名译作不少,如《化学鉴原》《化学分原》《地学浅释》《佐治刍言》等,都是影响广泛、轰动一时的译作。在翻译和介绍西学的中国人中,贡献较大的有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洋务运动时期传播的西学,内容主要以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为主,但有关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容也开始增多。在这时期,西学通过遍布各地的新式学堂、各种近代报刊和品种繁多的西书,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西学的影响已经逐渐从知识界扩大到社会基层。

(三)革命思想的传播。《辛丑条约》订立后,清政府腐朽卖国的真面目,渐为时人所认识。民主革命思想,因之日益传播,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开辟了思想道路。其时正在迅速形成中的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群,则是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坚力量。上海和东京是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与留学生最为集中的两个地方。1903年前后,在他们中间兴起了创办刊物、翻译介绍西方民主政治学说和各国民主革命历史的热潮,两三年内,出版政治性刊物近20种,这些刊物从不同角度抨击清政府的丧权辱国、昏庸腐败,宣传民族主义和民主共和思想,鼓吹进行民族民主革命,以挽救中国的危亡。在创办报刊的同时,革命派还建立了自己的印书馆,印刷革命书籍。这些书籍和革命报刊一样,在国内外销售,传播革命舆论,激发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在宣传革命思想的读物中,影响最大的是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和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

3.土地革命期间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

大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土地革命由此开始。随后,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共产党在土地革命的实践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方法,并逐步形成了一条土地革命路线。

(1)1927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土地问题党纲草案》,规定无代价没收一切土地归公有,分给农民使用。

(2)1928年召开的中共“六大”,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豪绅地主阶级的土地,同时,又规定中农是同盟者,并要争取富农中立。1928年底,井冈山根据地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为公有,分给农民使用。1929年初,红四军颁布了《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

(3)1929年7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土地问题决议案》,规定土地没收的对象是一切出租的田地山林和富农自食以外的多余土地,土地的分配政策是以乡为单位,在原耕土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的平均分配方法。不久,闽西根据地又提出“抽肥补瘦”的分配办法。除井冈山、闽西外,其他地方如鄂豫皖、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也都开展了土地革命斗争。

(4)1931年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实践中又进一步解决了土地分配后的所有权问题,改变了过去土地国有、农民使用、禁止买卖的原则,变为土地一经分定,即为农民私有,租借买卖任其自由。

至此,基本形成了一条土地革命路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雇农、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在这条土地革命路线的指导下,各个革命根据地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深刻变革。土地革命推动了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为红军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

2014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分封制

西周时期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是在周公当政和成康时期进行的。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共分三类:一为周王的同姓 (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隶属于天子,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也实行分封制。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最重要的封国有:卫、齐、鲁、宋、燕、晋等。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2.宗法制

西周以嫡庶来划分宗族系统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 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3.三公九卿

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之下有九卿,他们的名称和职掌是: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内阁

明清政府的中枢机构。明初朱元璋废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承旨办事。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内阁,阁臣得以参与机务。至明英宗时,阁臣取得票拟之权,内阁之权日重。凡阁臣皆称辅臣,内阁票拟之权由首辅独揽,成为首辅的特权。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清代沿置。军机处成立后,实权集中到军机处,内阁徒有虚名,成为传达皇帝谕旨、公布文告的机关。

5.天演论

清代严复翻译出版的西方进化论著作。由维新派人士严复译自英国赫胥黎著《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的前两章,附有按语,表述严复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作序。1898年出版,分上下卷,共35篇。本书第一次系统地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引进中国,轰动了当时的知识界和思想界。严复通过本书的译述宣扬自强,论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念,呼唤国人从沉沦中惊醒,促进了变法图强和维新运动。

6.中体西用

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张之洞为了调和统治阶级顽固派和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将之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发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该思想得到保守派的大力支持,但遭到维新人士的反对。

7.乡村建设派

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农村出现一种以知识份子为领导的,旨在“乡村建设”的活动。1928年梁漱溟在广州提出“乡治”主张。1929年在北平接办《村治月刊》,同年在河南辉县百泉村办村治学院,1931年又在韩复榘支持下,在山东邹平县办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乡村建设》。1933年7月,召开乡村工作讨论会,推选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章元善、江恒源、许士廉六人为主席团,至此乡村建设派正式形成。该派的目的是实行“乡治”,开展中国民族自救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建立政治和教育合一的乡农学校,同时推行“新乡约”,建立“乡村自卫组织”,举办供销、信用等合作社,推行农业技术的改进措施。其基本理论是,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立”和精神上“调和持中”的社会,中国的问题只是“文化失调”,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应从乡村建设入手,然后扩及整个社会,恢复中国儒家伦理。1941年3月,乡村建设派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8.二月抗争

1967年2月前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一伙的倒行逆施进行的公开反抗和斗争。2月11日和16日,在周恩来主持的怀仁堂碰头会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围绕着“文化大革命”要不要党的领导,应不应该将老干部统统打倒,要不要稳定军队等重大问题,与张春桥一伙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会后,张春桥、姚文元、王力整理了会议记录,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在听了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的汇报后,对这些老同志深感不满。从2月25日起至3月18日,中央多次开会,江青、康生、陈伯达又在政治局生活会上,以“资产阶级复辟逆流”为 罪名,连续七次组织对他们批判和围攻,指责他们的抗争是“二月逆流”。随后,中央政治局停止了活动,中央文革小组基本上取代了中央政治局。

三、简答

1.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动荡时期,是一个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文化多元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政治方面,政权更迭频繁。东汉结束以后,先是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紧接着是西晋短暂的统一和东晋偏安一隅,东晋偏安之时,在北方出现了少数民族建立的五胡十六国,最后北魏统一了北方,北魏政权结束以后分别是北齐和北周。南方的东晋政权瓦解以后则建立起了南朝宋齐梁陈。

(2)在阶级关系和阶级结构方面,世族门阀制度于魏晋之际形成。这种制度对国家政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世族大家把持政权,阻隔了寒人进入政权的道路。后期导致了政治黑暗和政局的动荡。门阀制度的形成,是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出现了佃客、部曲制。

(3)经济方面,先后出现了屯田制、占田制和均田制,其中后两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这几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对推进经济发展起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另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4)在民族关系方面,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中原少数民族大量南迁,出现了自春秋战国后的有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从而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5)在思想文化方面,儒学独尊的局面被打破,玄学兴起,佛教、道教发展,先秦诸子学说有不同程度的“复兴”,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史学、文学、艺术、科技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1959年庐山会议及影响

(一)主要内容。1959年7-8月间的庐山会议包括两次会议。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从8月2日至16日,是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从会议内容看,又可分为前期和后期。7月2日至22日为庐山会议前期,主要是继续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从7月23日至8月16日为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错误的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会议的方向急转直下,变味进行反右倾斗争。庐山会议前期总结经验,纠正左倾错误,以及庐山会议结束时对钢煤棉粮指标的压缩,都是正确的、必要的。而庐山会议后期对彭德怀等的批判及会后在全国开展的反右倾运动,是完全错误的,是建国以来我党政治生活中的一次重大错误。

(二)影响。(1)在政治上它使中国共产党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使国家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错误的打击了一批敢于实事求是、反映实际情况、提出批评意见的同志,扩大了浮夸、说假话的不良影响,助长了毛泽东的个人专断作风和个人崇拜现象的发展。(2)在理论上,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进一步发展。(3)在经济上,打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使中国共产党内已有所克服的左倾思想和左的行动再次泛滥,并延续很长时间。

四、论述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产生和长期存在的原因,影响及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由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组成的制度,但要注意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二者之间的联系。其根本目的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

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2、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影响: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特别是在明清后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

(一)两次鸦片战争时期的西学传播。西学是指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西方社会知识等西方学术文化。鸦片战争以后,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以通商口岸为基地,进行各种西学传播活动,出版了一批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英国传教士兼医师合信的《全体新论》等5种西医著作、英国传教士蒙克利的《算法全书》、美国传教士哈巴安德的《天文问答》、合信的《天文略论》、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和中国人李善兰合译的《代微积拾级》、伟烈亚力与中国人王韬合译的《重学浅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和李善兰合译的《植物学》等,都是第一次将西方近代科学介绍进中国的著作。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西学传播。洋务运动开展以后,洋务派为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开始大量翻译刊印西方图书。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也从事西书翻译活动。同文馆共译刊西方图书200多部,内容除了有近代物理、化学、数学、天文、

地理以外,更着重于外交、世界历史和法典等。其中以美国人丁韪良所译《万国公法》、中国人杨树和张秀合译的《世界史纲》、法国人毕利干所译的《化学阐原》影响较大。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附设了翻译馆,由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主持,翻译出版西学书籍。翻译馆译刊的西书内容包括应用科学与工程技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社会科学等,其中著名译作不少,如《化学鉴原》《化学分原》《地学浅释》《佐治刍言》等,都是影响广泛、轰动一时的译作。在翻译和介绍西学的中国人中,贡献较大的有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洋务运动时期传播的西学,内容主要以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为主,但有关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容也开始增多。在这时期,西学通过遍布各地的新式学堂、各种近代报刊和品种繁多的西书,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西学的影响已经逐渐从知识界扩大到社会基层。

(三)革命思想的传播。《辛丑条约》订立后,清政府腐朽卖国的真面目,渐为时人所认识。民主革命思想,因之日益传播,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开辟了思想道路。其时正在迅速形成中的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群,则是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坚力量。上海和东京是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与留学生最为集中的两个地方。1903年前后,在他们中间兴起了创办刊物、翻译介绍西方民主政治学说和各国民主革命历史的热潮,两三年内,出版政治性刊物近20种,这些刊物从不同角度抨击清政府的丧权辱国、昏庸腐败,宣传民族主义和民主共和思想,鼓吹进行民族民主革命,以挽救中国的危亡。在创办报刊的同时,革命派还建立了自己的印书馆,印刷革命书籍。这些书籍和革命报刊一样,在国内外销售,传播革命舆论,激发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在宣传革命思想的读物中,影响最大的是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和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

3.土地革命期间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

大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土地革命由此开始。随后,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共产党在土地革命的实践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方法,并逐步形成了一条土地革命路线。

(1)1927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土地问题党纲草案》,规定无代价没收一切土地归公有,分给农民使用。

(2)1928年召开的中共“六大”,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豪绅地主阶级的土地,同时,又规定中农是同盟者,并要争取富农中立。1928年底,井冈山根据地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为公有,分给农民使用。1929年初,红四军颁布了《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

(3)1929年7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土地问题决议案》,规定土地没收的对象是一切出租的田地山林和富农自食以外的多余土地,土地的分配政策是以乡为单位,在原耕土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的平均分配方法。不久,闽西根据地又提出“抽肥补瘦”的分配办法。除井冈山、闽西外,其他地方如鄂豫皖、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也都开展了土地革命斗争。

(4)1931年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实践中又进一步解决了土地分配后的所有权问题,改变了过去土地国有、农民使用、禁止买卖的原则,变为土地一经分定,即为农民私有,租借买卖任其自由。

至此,基本形成了一条土地革命路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雇农、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在这条土地革命路线的指导下,各个革命根据地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深刻变革。土地革命推动了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为红军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