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名校考研传播学真题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

[电子书]2020年传播学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

2020年名校考研传播学真题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

内容简介

不同一般意义的传统图书,本书是一种包含高清视频讲解的可互动学习的电子书,是用“高清视频”和“传统电子书”两种方式结合详解传播学名校考研真题和习题的电子书【电子书+高清视频课程】。本书提供名校考研真题和习题部分的讲义内容,同时也提供部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近年考研真题的高清视频讲解。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本题库精选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等8所名校2013~2017年的20套传播学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答案解析。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近年考研真题提供高清视频讲解。由圣才名师从考查知识点、试题难度、相关考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讲解。通过该部分,考生可以熟知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度。

第二部分为经典教材课后习题。郭庆光主编的《传播学教程》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吉林大学、苏州大学等40余所名校考研指定的参考书目,本书提供了该教材第2版的所有课后习题的答案及详解。

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本部分参考众多传播学经典教材的体系,划分为10章,并精选40余所重点院校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按照概念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进行分类,补充典型习题,所有试题均有详解。所选试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同时精选了大量现实案例并进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根据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仿真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的难度和风格,精心编写了3套模拟试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目录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82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82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82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2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713传播历史与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713传播历史与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5年北京大学613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北京大学613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清华大学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清华大学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复旦大学714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4年复旦大学714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中山大学646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山大学646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暨南大学707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14年暨南大学707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武汉大学809新闻传播学基础(含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播学基本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4年武汉大学809新闻传播学基础(含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播学基本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二部分?经典教材课后习题

说明: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吉林大学、苏州大学等40余所院校的考研参考书目,本书包括该教材第2版的所有课后习题,并给出了详尽的答案。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第七章?大众传播

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第十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第十二章?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

说明:精选40余所重点院校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并补充典型试题,所有试题均有详解。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二章?人类传播

第三章?传播类型

第四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第五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第六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第七章?传播效果研究

第八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第九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十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

传播学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传播学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传播学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三)

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82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人民大学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2

4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范长江

2.CBS

3.平台媒体

4.议程设置理论中的导向需求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评述抗日战争期间,国际记者在华报道活动的影响。

2.新闻工作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内涵。

3.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新闻宣传”和“新闻舆论”的联系和区别。

2.结合实际谈谈新媒体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24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范长江

答:范长江是中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1927年初,他在吴玉章开办的中法大学重庆分校学习。后进入北大哲学系学习。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益世报》写稿。稍后,他成为天津《大公报》撰稿人。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旅行记者身份,开始了他著名的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察之行。他的通讯首次客观、公正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一些真实情况,通讯汇集出版为《中国的西北角》。1937年2月,范长江根据陕北之行的采访材料,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一文,在国内第一次披露了西安事变真相,引起极大轰动。1938年,他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后又与胡愈之等创办国际新闻社。1939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日报》社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0年10月在北京逝世。1991年,以范长江名字命名的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开始举办,以奖励全国中青年记者所取得的优秀成果。

2.CBS

答: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是美国最大的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它在1927年由16家电台联合组建,不久为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接管,开始用现名。1928年烟草商威廉佩利取得控制权,采取措施,组建广播网,同NBC相抗衡。1941年获得开办电视的执照,50年代后将业务重点转向电视,一直以良好的新闻节目和出色的主持人称誉美国电视界。1995年为西屋电气公司收购,1999年又转手给巨型传媒集团维阿柯姆公司。现在CBS有直属电视台7座,附属电视台200座,直属电台14座,还有不少附属电台,联结成庞大的全美广播电视网。

3.平台媒体

答:平台媒体(Platisher)缘起于美国人乔纳森·格里克的《平台型媒体的崛起》一文,他将平台商(Platform)和出版商(Publisher)合并,并由名为Digi day的撰稿人给出定义:平台型媒体是指既拥有媒体的专业编辑权威性,又拥有面向用户平台所特有开放性的数字内容实体。与传统的独立发展新闻客户端、微信微博账号不同,新路径要求媒体转变多渠道搭建“媒体平台”的做法,以形成“平台媒体”为新的实践目标。既与传统媒体形成了竞争,又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创新的内容呈现方式和内容传播途径,而其对数据、渠道和用户的掌控有利于自身实现媒体化原生优势。简言之,这种平台性的媒介不是单靠自己的力量做内容和传播,而是打造一个良性的平台,平台上有各种规则、服务和平衡的力量,并且向所有的内容提供者、服务提供者开放,无论是大机构还是个人,其各自的独到价值都能够在上面尽情地发挥。“平台型媒体”(Platisher)既是一个平台,同时,也是一个有“把关人”的媒体。平台型媒体的本质是一个开放性和社会性的服务平台。

4.议程设置理论中的导向需求

答:议程设置理论中的导向需求由韦弗在夏洛特研究中提出,即当一个问题与个人利益攸关,并且不确定性程度很高时,个人就会产生很强的定向需求,造成其媒体接触量增加,有助于议程设置生效。每个人都有了解外部世界的愿望,但外部世界巨大而复杂,这就需要有大众传播的引导机制帮助受众判断。社会成员个人的导向需求,是媒介议程设置功能得以发挥的社会心理前提。导向需求基于两个因素:信息对个人的相关性和与己有关的消息的不确定程度。信息的相关性越大,事物的不确定性越高,那么人们对导向的需求就越大。即受众个人与对象事物的关联度高,意味着导向需求低,不易接受传媒议程设置的影响;对象实务的不确定性高,意味着受众的导向需求也高,传媒更容易发挥影响力;媒介使用越方便省力,也就越能适应受众的导向需求。媒介报道的议题与受众的相关性高,看到此类消息的标题都会对其产生导向需求,媒介利用受众的导向需求选择议题,从而体现议程设置的传播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受众依赖媒介信息报道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主动选择了信息。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评述抗日战争期间,国际记者在华报道活动的影响。

答:抗日战争期间,为数不少的外国新闻记者与作家纷纷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采访与报道,及时、详细地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主张,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些通讯报道,不仅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还被结集出版,其中大多数在当时就被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如海伦?斯诺的《续西行漫记》、贝特兰的《华北前线》、卡尔逊的《中国的双星》、福尔曼的《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斯坦因的《红色中国的挑战》、爱泼斯坦的《中国未完成的革命》、斯特朗的《中国人征服中国》、贝尔登的《中国震撼世界》等。

国际记者在华的报道活动对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影响集中体现在:

(1)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展现了我党控制区的真实面貌,较为客观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行为。

(2)提高了共产党的形象,为中国共产党为世界所接受树立了良好形象,为中外友好关系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制约了国民党的反共图谋,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国际记者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报道,给各国政府留下了深刻印象,促使各国加大对华援助力度,有力地提高了根据地人民的信心。

(5)鼓舞了根据地人民,尤其是使知识分子看到了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

(6)为根据地人民带来了更多的消息,便于根据地军民了解外面的世界。

(7)促进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的伟大胜利。

2.新闻工作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内涵。

答:新闻工作党性是指传播者站在一定党派的立场上,以该党派的利益和主张,作为选择和评价新闻事实的标准。

新闻工作人民性是指新闻事业对待人民的态度以及运用新闻手段反映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的一种特性。

新闻工作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内涵主要体现在:

(1)党性包含人民性。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党性包含了人民性的全部内容。当谈到新闻工作应当联系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与要求时,我们可以沿用“群众性”概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三贴近’、以人民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创造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等所谓“人民性”内涵。

(2)人民性建立在党性基础上。若把党性与人民性对立起来,用人民性去补充党性的主张,实质上是把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分开或对立起来,使党报摇摆于两性之间,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将设置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党性体现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上,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既表达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又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这就要求新闻机构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去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觉悟,而不能片面地反映群众的要求,更不能去迁就某些群众的不合理意见。

本文由“精弘学习”发布,2019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