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大学生考研成功率会比较高 原因既无奈又心酸!

??不知各位网友在大学的生活当中,有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农村家庭的出身的大学生考研,往往最后都能考上,总体上成功的概率会非常大;而一般城市普通家庭出身的大学生考研,最后能考上的其实并不多,总体上考研的成功几率不算高。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也在大学里面观察了很久,也询问了相关的大学辅导员。才明白农村大学生考研成功几率比较大的几点原因,这些原因既让笔者佩服,也让人感到心酸。

一、农村大学生考研只有一次机会,只能背水一战

现在的农村家庭,大部分家长都认为能把孩子送读完本科,就已经算得上是一件功德圆满的事情,孩子本科毕业以后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这种观念一直都存在于广大的农村,这种思想也是受到当年大学生包分配制度的影响。相信很多农村大学生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自己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农村的家长或者是亲戚朋友都会问是否分配有单位?是否进入事业编制?

这样的思想也使得农村家长一般都不愿意支持自己的孩子再读研究生。即使说服家长能让考研,那么机会也只有一次,如果考研失败,那么基本上就没有二战的机会,迫于经济压力压,所以就必须进入社会工作。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大学生考研都会非常的拼命,因为这只能是背水一战。

二、农村大学生认识到社会阶层的差距,想要改变的信念强烈

从一个偏远的山村走向繁华的大都市,这种现代的差距感,也会冲击着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班级里有来自不同阶级的学生,而一些来自于沿海发达城市的大学生,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还是技能方面都十分的突出。在这样的环境下共同生活,如果心里有想法的农村大学生,都会想弥补与这些沿海发达城市学生的差距。

但是这些发达城市的的学生拥有着庞大的资源,比如本科毕业后就可以通过家里的关系找到非常好的工作,也可以让家里给钱买房,这些非常现实的差距,农村大学生暂时都是无法追上的。所以一些很有上进精神的农村大学生就会觉得通过考研,考上名校大学的研究生,就可以接触到更高的平台,更好的资源,从而最快的弥补与发达城市大学生的差距。

这种强烈的信念就一直鞭策着农村大学生在考研复习当中前进,在学习当中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只要一个人有强烈的信念想要改变命运,再付之以行动,那么成功的几率会非常的大。

以上两点原因的综合体使得农村大学生在考研备考时间里,表现得非常的自律,而且努力,所以考研成功几率大,也成为了必然。这种由上一辈所产生的差距,需要农村大学生去努力追赶,从而让农村大学生的下一辈也能够拥有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很多大学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