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超完整考研经历与心得分享!(三.专业课备考)

专业课一:

专业课一是理论考试,主要考的就是新闻传播领域的理论内容,包括流派,框架体系,传播学的重要理论概念,以及传播学在具体新闻事件中的灵活分析。当时主要看了两本参考书,郭庆光教授的《传播学教程》和李良荣教授的《新闻学概论》。还看了方汉奇教授的《中国新闻传播史》。

就河海大学的专业课一的考试内容来看,重中之重是郭庆光教授的《传播学教程》,大概占了该考试内容的60%。

刚准备专业课时,我对这些内容是感到很陌生的,本来准备先把书整个看一遍再做笔记,后来意识到基本看一遍之后十有八九忘得差不多。于是我的方法是:先把《传播学教程》的目录看一遍,熟悉书本的逻辑脉络,再花一个小时从头到尾随手翻一遍,主要是想看看行文思路,大致了解书本的风格体系,培养一点感情。其实前后总共也就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左右,接下来给自己布置任务,每天看一章书并做笔记(半个月完成)。前期一定不要怕麻烦,笔记一定要做的详细,因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靠笔记来熟悉新闻传播理论和书籍逻辑结构。接下来就是背背背背背!!!!把笔记背熟之后开始背书,背书虽然麻烦,但是真的能帮我再一次对新闻循环播的知识点无一遗漏的再次复习巩固一遍,不仅仅是对专业内容更了解,最重要的是自己心安,心安就感觉更有意

义更有希望更开心,更开心就会提高学习效率,一切都是正向循环,每天都充实快乐。建议大家在背书的时候做一个自己的理论框架体系,有点类似思维导图,但是要比目录更详细,按你自己的理解把每一章节的内容的知识点列出来。要是有时间的话后期自己可以对着自己做得思维导图一个一个回忆知识点。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有疑问:考研又不是背书,你怎么一直让我们背背背背背啊?

厚积薄发呀朋友们,当你每一个知识点都掌握牢固了,结合案例适当发挥你会发现你有很多结合案例能用的上的知识点。

具体怎么操作呢?

比如说拿到一道材料分析题,先看问题(例如从传播学角度谈谈xxx),再看材料信息,先把你能看出的明显相关的理论写出来(把你背的东西写上去,万能套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把你背的理论写上去,再结合材料信息描述一下),然后逐字逐句看能和哪些理论沾边。这就是之前给《传播学教程》做思维导图了解全书框架脉络的重点所在,在脑海里一章一章过知识点,相关的内容都写上去,中间再结合材料简单过度一下就行了,重点还是你从这段材料中看出了什么传播学原理。

如果你拿到了一道名词解释题,但是超纲了在你的备考过程中没见过怎么办?

不要慌问题不大。

这个时候就见文拆字,大概推测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然后就自我发挥啦,只要写一点都是给分的。不会写就是发挥想象扯淡也要把字数扯到位,例如这个概念是传播学中的重要概念,在传播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blabla…我记得一个名词解释好像是5分。

以上是《传播学教程》的备考过程,接下来讲讲《新闻学概论》和《中国新闻传播史》。之所以把这两个放在一起讲的原因是这两本书合在一起在考试内容的占比也不算高,河海的新闻传播理论考试还是以《传播学教程》为主。我当时是把《新闻学概论》每一张的重点都整理成笔记,没有再跟《传播学教程》一样使劲怼书了,然后《中国新闻传播史》是网上搜了一些传播史的重点事件着重记忆了一下,后来有点不放心,在网上搜了其他院校新闻系有关传播史的真题,基本上是名词解释和解答题,查漏补缺一番就ok了。

专业课二:

专业课二都是实践题,简单来说就是考察你写新闻的功底,要了解新闻写作的类型体裁等,要会写标题写导语,写采访提纲,结合新闻热点进行新闻评论(当时好像是马航的新闻),根据特定体裁(我当时是倒金字塔结构)写新闻,时间久远具体有些记不清了。题目基本比较中规中矩,没有很偏的题,只要了解常见的新闻体裁,平时多看新闻多看报,有意识地分析一下人家优秀的新闻是怎么写的,时间久了,耳濡目染一切都熟悉成自然。写新闻不求辞藻有多华丽,但是要用简单流畅的语言把新近发生的事(新闻)写清楚。我当时只看了刘海贵教授的《新闻采访写作新编》,把新闻体裁类内容看看就可以了。对于专业课二的实践类考试,我认为只要了解一些写作体裁,有基本的新闻写作已是以及知道每种体裁是如何构建新闻报道的整体,这就可以了,关键是实践,多看多写。

参考书目如下:

其实不用所有书都看的,我当时只看了三本:《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复试的时候翻了下《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如果大家不放心,有时间有余力的话可以把参考书都看一遍,没坏处。

坚持就是胜利,祝大家都坚持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