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理论史考研笔记之亚里士多德

??在柏拉图的文本中,诗歌艺术是宗教的工具或道德的附庸。与此相反,亚里士多德立足于事实材料和新的哲学观念,充分论证了文学艺术的独立性。

第一,文学艺术不同于道德,道德是关于实践的行为,文学艺术是关于实践的创作。文学理论或“诗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使作品臻于完美,所以要探讨艺术本身的一般规律和技巧问题。

第二,自然的活动与艺术的活动,既有相似之处又各不相同。艺术作品由于依赖于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而不可能千篇一律,所以诗学就要立足于对作者与其作品的特殊关系、作品对所模仿的现实的特殊关系进行研究。

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从“模仿”角度对文学的定义,但他对模仿的态度是肯定的。

将模仿视作是一种人类本性固有的自然而健康的冲动。

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存在缺陷的。

理念不是已然存在的纯然抽象的彼岸现实,而是“可能性”,也就是寓于万物之中的“因”。

这样一来,自然物的存在就不再是对理念的不完满的模仿,而是对理念的实现,因而也具有了自身的合理性。

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指出:“技艺模仿自然。”艺术创作中作家对自然的模仿,已经不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模仿,而是一种积极的创造,能够促使他所描写的对象的可能性更好地得以实现。

亚里士多德指出,艺术模仿具有能动性。

诗人必然总是要模仿三种东西中的一种。

过去存在或现在存在的东西

据说存在或被认为存在的东西

这种情况承认了诗学模仿中描述“神话”的合理性。

应当存在的东西

这种情况重申了艺术创作中作家主体意向因素,或更广义的“目的因素”的存在。

就其模仿论而言,细节真实性知识次要的。

2.艺术、诗歌的真实性

亚里士多德看来,艺术的真实是“内容的真与形式的美”的有机统一。

判断艺术真实的两个标准

(1)可能性和必然性

合适的情节绝对不能随意开始和结束,而必须按照“自然发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来安排得秩序井然,必须合情合理地从前一事产生出的情节的必然发展线索,前事是因,后事是果。

如果某一事件的出现或缺失都不会导致显著的变化,那么这个事件就不是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

人物的塑造必须在他性格的前提下保持前后一致。

可能性与必然性构成了诗的艺术逻辑。

(2)可信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的真实性在于可接受性,也就是说,在于诗的接受者的“可信”或“相信”。

“事之所无,理之必有”。

情节的必然性、可能性与读者接受的可信性相统一,构成了文学“自足”的真实性,因为艺术从本质上反映了生活中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和事件。

3.悲剧及其接受理论

亚里士多德几乎一直将“诗”和“悲剧”视为同义词。他的诗学大部分都在讨论悲剧。他认为文学发展的最终形式就是悲剧,悲剧的发展就是“诗”的发展,而诗也是悲剧的诗,史诗只是悲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诗学》总结了悲剧的六种基本元素: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

情节最重要。因为情节是事件的安排,是行动的模仿。

情节是悲剧的灵魂,因此悲剧创作中情节设计尤为关键。

第二重要的诗悲剧人物的性格。

思想的重要性占第三位。

语言的表达占第四位。

歌曲是第五位。

形象最不重要,这里的形象指的是扮相,即剧本演出时演员的服装等,与创作者关系不大。

悲剧的形式必须符合它的目的,这样才能达到完满的同一性。

统一性首先是观众接受方面的,然后才是文本自身的。

亚里士多德断定悲剧优于史诗,因为悲剧相对具有更紧凑的统一性,而史诗具有相对松散的统一性。

在论述悲剧时,亚里士多德还阐释了悲剧的特殊效果,解释了不同文类所激发起来的不同情感反应。

柏拉图认为沉溺于由戏剧虚构激发起来的情感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倾向于让激情统治自己的理性,让不合理的欲望占据上风。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与柏拉图相反,他认为,观众在欣赏悲剧的过程中,产生强度非常大的情感之后,如果在现实中遇到与悲剧情节相似的引人激动的场面,就能理智地控制自身的情感了。

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的系统化的文学理论奠定了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模仿说在欧洲文学发展中的理论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欧洲文学走上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